新加坡留學服務網
第七屆北京理工大學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誠邀全球英才
一、論壇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特立論壇”旨在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搭建一個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平臺。
聚焦國際學術前沿,面向海內外匯聚一批獲得較高學術成果、具有較好創新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通過學術報告和深度研討,開拓視野,推進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論壇目前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學校聚賢納才的重要平臺。
二、學科領域
學科類別 |
機械與運載 |
信息與電子 |
理學與材料 |
人文與社科 |
學科 |
力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兵器科學與技術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 |
數學 統計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理論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應用經濟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法學 設計學 外國語言文學 教育學 公共管理 |
三、報名條件
1.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高等教育事業,自覺愛國守法,遵守學術規范,堅守廉潔自律,恪守職業道德;
2.在本學術領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具有獨立發展學術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學術發展潛力;
3.年齡不超過40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類或成果突出者年齡可適當放寬;
4.具有3年以上海外一流高校、科研機構等學習工作經歷者優先。
四、報名方式
歡迎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人才于3月31日前掃描下方二維碼完成在線報名。
論壇召開時間暫定2021年5月中旬,確切時間屆時通知!
五、學校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首批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工程、材料科學、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材料科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北京理工大學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與教育發展前沿,大力實施“強地、揚信、拓天”的學科特色發展戰略,形成“優勢工科引領帶動、特色理科融合推動、精品文科輔助聯動、前沿交叉創新互動”的學科整體建設布局。學?,F有教職工3400余名,匯聚了27名兩院院士、200余名高層次人才;擁有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8萬余人,在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共15件作品獲“十佳作品”獎。
近三年,學校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對外合作、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學校各項工作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實施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的SPACE+X(寰宇+)教育教學改革計劃,建立9大書院,理工類本科生源均值排名位居“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第11位,本科生源質量實現較大突破;持續推進“人才強?!睉鹇?,四青人才數量增長近4倍,建立全球人才工作站23個,打造全球選聘體系;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學??萍纪度肟偭砍^120億,牽頭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6項,其中一等獎3項;深度拓展辦學資源,在重慶、唐山、濟南等地建設綜合性平臺,為學校建設發展與服務區域經濟匯聚新動能;面向國際,學校已經與6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的346所高校簽訂校級合作協議,形成人才國際化的全球網絡。
“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徐特立老院長倡導的“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共同鑄就了學校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核。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匯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發展新興交叉學科方向,開展前沿交叉研究,打造以學術特區和人才高地為特征的學術創新平臺,竭誠歡迎優秀人才加盟。
六、聯系方式
北京理工大學人力資源部/高層次人才辦公室
聯系人:藺雅潔/夏吟秋
聯系電話:010-68914243,4546
郵箱:bitrcb@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學各單位聯系方式
序號 |
學院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1 |
宇航學院 |
陳老師 |
yuhang@bit.edu.cn |
2 |
機電學院 |
萬老師 |
wandong@bit.edu.cn |
3 |
機械與車輛學院 |
周老師 |
zxybath@163.com |
4 |
光電學院 |
郭老師 |
guomingjuan@bit.edu.cn |
5 |
信息與電子學院 |
艾老師 |
ailili@bit.edu.cn |
6 |
自動化學院 |
許老師 |
xuxiuqin@bit.edu.cn |
7 |
計算機學院 |
李老師 |
dianxinw@bit.edu.cn |
8 |
材料學院 |
孫老師 |
sunbf@bit.edu.cn |
9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王老師 |
wanglin@bit.edu.cn |
10 |
生命學院 |
雷老師 |
leixiao@bit.edu.cn |
11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孫老師 |
sunjing@bit.edu.cn |
12 |
物理學院(物理學) |
龔老師 |
saigong@bit.edu.cn |
量子技術研究中心(量子物理及光學) |
趙老師 |
qzhaoyuping@bit.edu.cn |
|
13 |
管理與經濟學院 |
王老師 |
wgsh@bit.edu.cn |
14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張老師 |
zhangrf@bit.edu.cn |
1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劉老師 |
liuyu30030@bit.edu.cn |
16 |
法學院 |
王老師 |
04391@bit.edu.cn |
17 |
外國語學院 |
項老師 |
xiangxc@bit.edu.cn |
18 |
設計與藝術學院 |
李老師 |
lishuang@bit.edu.cn |
19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郝老師 |
haohaoqian@bit.edu.cn |
序號 |
研究機構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1 |
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 |
李老師 |
arims@bit.edu.cn |
2 |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
張老師 |
pengzhang@bit.edu.cn |
3 |
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中心 |
杜老師 |
ninger1979@bit.edu.cn |
4 |
醫工融合研究院 |
胡老師 |
huningning@bit.edu.cn |
5 |
重慶創新中心 |
朱老師 |
|
6 |
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 |
陳老師 |
Chenxue781@126.com |
7 |
重慶微電子中心 |
王老師 |
89811@bit.edu.cn |
8 |
東南信息技術研究院 |
陳老師 |
office@dnyjy.cn |
9 |
北京理工大學(嘉興)/ 長三角研究生院 |
侯老師 |
houaijun@bit.edu.cn |
更多人才招聘信息,詳見北京理工大學2021年招聘公告:
https://hr.bit.edu.cn/docs/2020-12/dfcccc0b5bdb4d04adaf4cf50a15cfae.pdf
海外優青,與“理”同行|北京理工大學誠邀您的加入!
誠邀優秀青年人才依托北京理工大學申報
國家優青(海外)項目
一、項目簡介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21年起,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請條件
1.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項要求
(1)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執行《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限項要求,同層次國家人才計劃只能申請或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2)當年申請或正在承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不得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三、支持條件
01.資源配置
聘任為教授(事業編制),博士生導師;提供博士后、博士、碩士專項指標,安排辦公實驗用房;配備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組建學術團隊。
02.薪酬待遇
① 聘期內基本年薪50萬元起;
② 學校繳納社保、職業年金及公積金約12萬元/年;
③ 年底績效+高水平成果獎勵(上不封頂);
④ 實行薪酬動態增長機制。
03.科研經費
提供200-6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含國家配套)。
04.生活待遇
提供200萬生活補助;具有中國籍的引進人才,可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的限制在北京落戶;享受公費醫療,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等生活問題。
05.特別說明
對于進入會評階段但未入選人員,可入選北京理工大學“特立青年學者”人才支持計劃。
四、申請須知
1. 系統將于2021年2月22日以后開放;
2. 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3. 項目申請信息系統請訪問:https://isisn.nsfc.gov.cn/。
五、學校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首批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工程、材料科學、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材料科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北京理工大學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與教育發展前沿,大力實施“強地、揚信、拓天”的學科特色發展戰略,形成“優勢工科引領帶動、特色理科融合推動、精品文科輔助聯動、前沿交叉創新互動”的學科整體建設布局。學?,F有教職工3400余名,匯聚了27名兩院院士、200余名高層次人才;擁有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8萬余人,在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共15件作品獲“十佳作品”獎。
近三年,學校在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對外合作、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學校各項工作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實施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的SPACE+X(寰宇+)教育教學改革計劃,建立9大書院,理工類本科生源均值排名位居“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第11位,本科生源質量實現較大突破;持續推進“人才強?!睉鹇?,四青人才數量增長近4倍,建立全球人才工作站23個,打造全球選聘體系;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學??萍纪度肟偭砍^120億,牽頭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6項,其中一等獎3項;深度拓展辦學資源,在重慶、唐山、濟南等地建設綜合性平臺,為學校建設發展與服務區域經濟匯聚新動能;面向國際,學校已經與6大洲75個國家和地區的346所高校簽訂校級合作協議,形成人才國際化的全球網絡。
“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徐特立老院長倡導的“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共同鑄就了學校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核。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匯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發展新興交叉學科方向,開展前沿交叉研究,打造以學術特區和人才高地為特征的學術創新平臺,竭誠歡迎優秀人才加盟。
學科類別 |
機械與運載 |
信息與電子 |
理學與材料 |
人文與社科 |
學科 |
力學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兵器科學與技術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絡空間安全 |
數學 統計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理論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應用經濟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 法學 設計學 外國語言文學 教育學 公共管理 |
六、申請材料
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各教學科研單位聯系人,并抄送至高層次人才辦公室郵箱:bitrcb@bit.edu.cn,郵件主題請標注為“優青(海外)”。
七、聯系我們
1. 北京理工大學人力資源部高層次人才辦公室
聯系人:夏吟秋/李川東/姚念深
聯系電話:010-68914243/68914546
電子郵箱:bitrcb@bit.edu.cn
2.北京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
聯系人:包成剛/王玲玉/劉文清
聯系電話:010-68913590/68912490
電子郵箱:liuwenqing@bit.edu.cn
3. 各教學科研單位聯系方式
序號 |
學院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1 |
宇航學院 |
陳老師 |
yuhang@bit.edu.cn |
2 |
機電學院 |
萬老師 |
wandong@bit.edu.cn |
3 |
機械與車輛學院 |
周老師 |
zxybath@163.com |
4 |
光電學院 |
郭老師 |
guomingjuan@bit.edu.cn |
5 |
信息與電子學院 |
艾老師 |
ailili@bit.edu.cn |
6 |
自動化學院 |
許老師 |
xuxiuqin@bit.edu.cn |
7 |
計算機學院 |
李老師 |
dianxinw@bit.edu.cn |
8 |
材料學院 |
孫老師 |
sunbf@bit.edu.cn |
9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王老師 |
wanglin@bit.edu.cn |
10 |
生命學院 |
雷老師 |
leixiao@bit.edu.cn |
11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孫老師 |
sunjing@bit.edu.cn |
12 |
物理學院(物理學) |
龔老師 |
saigong@bit.edu.cn |
量子技術研究中心(量子物理及光學) |
趙老師 |
qzhaoyuping@bit.edu.cn |
|
13 |
管理與經濟學院 |
王老師 |
wgsh@bit.edu.cn |
14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張老師 |
zhangrf@bit.edu.cn |
1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劉老師 |
liuyu30030@bit.edu.cn |
16 |
法學院 |
王老師 |
04391@bit.edu.cn |
17 |
外國語學院 |
項老師 |
xiangxc@bit.edu.cn |
18 |
設計與藝術學院 |
李老師 |
lishuang@bit.edu.cn |
19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郝老師 |
haohaoqian@bit.edu.cn |
序號 |
研究機構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1 |
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 |
李老師 |
arims@bit.edu.cn |
2 |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
張老師 |
pengzhang@bit.edu.cn |
3 |
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中心 |
杜老師 |
ninger1979@bit.edu.cn |
4 |
醫工融合研究院 |
胡老師 |
huningning@bit.edu.cn |
5 |
重慶創新中心 |
朱老師 |
|
6 |
前沿技術研究院(濟南) |
陳老師 |
Chenxue781@126.com |
7 |
重慶微電子中心 |
王老師 |
89811@bit.edu.cn |
8 |
東南信息技術研究院 |
陳老師 |
office@dnyjy.cn |
9 |
北京理工大學(嘉興)/ 長三角研究生院 |
侯老師 |
houaijun@bit.edu.cn |
供稿:高層次人才辦公室
出品:黨委教師工作部/人力資源部